雖然魚苗到魚種的栽培時間很短,但是它的存活率和體質(zhì)狀況對整個魚種的栽培效果有很大的影響,所以一定要認真對待。
一,在魚苗栽培初期,天然餌料的栽培主要是為了滿足魚體生長所需的營養(yǎng)成分。這一時期的長度取決于混養(yǎng)密度和魚體生長速度。后期魚苗長大后,要補充商品餌料,數(shù)量以剛吃完或略剩余為度。幾種誘餌和肥料的應用方法:
投餌和施肥
(1)綠肥魚苗下塘前5~每100平方米每100平方米施用綠肥30天~37.5公斤;養(yǎng)到夏花時,每100平方米水面施綠肥35公斤~150公斤。如果魚苗生長不良,水面每天可以增加150平方米的水面。~300克精餌。魚苗用綠肥培育,富含浮游生物,但水質(zhì)肥度不穩(wěn)定。因此,每次加草的時間間隔和數(shù)量應根據(jù)水質(zhì)和天氣情況靈活增加或減少。以上四種方法可以單獨使用,如果要配合使用,需要減少劑量。
(2)豆?jié){施用豆?jié){不僅可以為魚苗提供營養(yǎng),而且可以快速肥水。首先將大豆浸泡在水中5~6小時后,將豆?jié){磨成漿(約1.5公斤大豆磨成25公斤豆?jié){)進行喂養(yǎng)。豆?jié){的每日喂食量為每100平方米7.5公斤。~十公斤,五天后增加到80公斤。~100公斤。分兩次喂食,一次在上午9~十點鐘,第二次是下午3點。~4點。按照“三邊二滿塘”的喂養(yǎng)方法進行喂養(yǎng),即上午和下午滿塘灑水,四面灑水,中午再沿邊灑一次,豆?jié){要潑得“細如霧,均勻如雨”。
(3)草漿用轉(zhuǎn)速3000轉(zhuǎn)/分鐘的打漿機將水花生、水葫蘆、水浮蓮等水生植物打成單細胞碎屑汁,即草漿,也可供魚苗食用。喂食量為每天100平方米,水面用新鮮草7。~12公斤為宜。每日磨漿一次,分兩次喂食,時間為上午10次。~11時,下午3~4時.
(4)在養(yǎng)殖密度合適的情況下,單獨使用有機肥可以滿足草魚、鏈條、鳙魚夏花魚種的營養(yǎng)需求。常用的有機肥有人糞、豬糞、牛糞等。如果不施豆?jié){,第二天應按每100平方米15平方米水面養(yǎng)殖魚苗。~22.5公斤的量全池潑出腐熟的有機肥,一般上午9~10點潑灑,然后每2天追肥一次。
第二,攪動池水。魚苗下池后,晴天每天下池走一圈,攪動池水,使沉底的餌料和肥料浮起,供魚苗攝食或分解肥水,防止泛池,同時鍛煉魚苗。
勤巡塘養(yǎng)魚人員要堅持每天早、中、晚巡塘,做到“三查”、“三勤”。也就是說,早上巡邏池塘檢查魚苗是否浮頭,勤撈蛙卵;下午巡邏池塘檢查魚苗活動情況,勤除池塘雜草;晚上巡邏池塘檢查魚苗池水質(zhì),勤做記錄,安排下一天的飼養(yǎng)、施肥、加水等工作。有害昆蟲應隨時消滅,并經(jīng)常檢查是否有魚病,以便及時預防和治療。巡邏池塘時要注意:魚苗下池3~4天內(nèi)不浮頭是正常現(xiàn)象。~5天后有輕微浮頭,也是正常的,說明水的肥度合適。如果浮頭嚴重,說明水太肥;如果不浮頭,說明水太瘦。
適時注水魚苗下塘前3。~5天注水約50厘米,即半池水;魚苗下池5~6天后注水15~20厘米;之后每4厘米;~每五天加水一次,經(jīng)過幾次加水,使池水達到大深度1米以上。應嚴格過濾注水,防止野生雜魚和有害昆蟲隨水進入池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