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許多養魚戶在進入冬季后,就不再給魚兒喂食了,認為冬季氣溫低,魚類活動量大大減少,就不需要吃食物了,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。魚類在越冬期間不投喂飼料,生長所需的能量就得不到補充,只能靠消耗體內營養物質維持生命。
草魚種在越冬期補充投喂精飼料,不僅魚體豐滿程度、身體組織和血液主要生理指標能保持越冬前的正常水平,而且平均生長率可達12%~14%,翌年養殖成活率也有顯著提高。鰱鳙魚在冬季投喂的養殖條件下,其效益將更高。
因冬季水溫低,魚類消化酶的活性較弱,所以對飼料質量要求較高。一般以投喂粉狀花生麩、豆餅或配合飼料為好,蛋白質要求含量達到28%~30%。投喂量根據水溫情況而定,水溫在8℃以上時,2~3天投喂1次,投喂量占魚體總重量的1%~2%,連續晴天水溫上升到10℃以上時,魚類活動增強,應適當增加投飼量。可將飼料集中投放到魚池中部或水深處,投喂率根據魚池大小及魚群密度綜合考慮,每天要求在2%以上。同時還要增施發過酵的有機肥料,每畝200~300公斤,10天1次,以保持水質肥度,為魚類越冬提供充足的餌料生物和光合作用,使水體保持較高的溶氧量,促進魚類生長。